Search

每間房子自有相對應合適的客群,切勿用自身的喜好去論斷他人的選擇

新人時期,由於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每間房子自有相對應合適的客群,切勿用自身的喜好去論斷他人的選擇

新人時期,由於遇到的顧客樣本數還不夠多,所以時常把”部份客層的喜好”視為是”全市場消費者的喜好”。

但後來發現自己錯了:什麼樣條件的房子,自然會有相對應的客層喜愛,只是有沒有緣份把房子介紹給該顧客罷了。

例如:
1.有顧客就是喜歡住低樓層,因為覺得樓層住得太高,會沒有安全感。

2.有顧客就是喜歡住頂樓,因為不想面臨被樓上鄰居吵的風險。

3.有顧客就是喜歡住寶佳機構的房子,因為他認為地點及格局才是居住的關鍵。且他不想砸太多錢在買房子上,他想拿多餘的資金去創造更高報酬的資金運用。

4.有顧客就是喜歡住離高鐵越近越好,因為交通便利性所帶來的附加價值,遠超過一切。

--
我們每個人常會有個盲點,就是常拿自己的喜好去給身邊的親友建議,但也不知道這樣的建議,是否真的對親友有幫助。後來弄得買房子這件事好像變成是為他人的喜好而買,而不是買自己真正想要的。

試問:
你跟親友說:”要買就買oo條件的房子,然後xx條件的房子不要買”。如果親友一直惦記著你這句話,也沒仔細衡量自己的預算是否夠可該條件,一等再等,結果最後存款速度跟不上房價漲幅,回過神時才發現,只能越買越遠,或空間越買越小。這樣你要為親友錯失買房時機負責嗎?

去觀察,如果建商開賣一個案子,也許最一開始存在條件相對好的棟別與樓層,但當把時間拉長去看,最後還是有clean結案的一天。同理,中古屋亦然,即便賣了三年五年,最終還是會有賣掉的一天。

後來我們懂了:
什麼樣條件的房子,自然會有相對應的價格與合適的客層,我們沒有必要去論斷他人的選擇。而買方得在一次次的看屋經驗中,逐漸調整自己的需求與釐清預算,才有機會離買房之路更加靠近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